這習慣也沒有不好,只是在碰到工作上以月份、日期為主,而非禮拜幾為根據的人來講,彼此就相對容易造成溝通上的曲解.
推責沒法解決工作:認知有所差異造成不如預期後果時,先想工作該若何解決、殺青,別先放在究查與爭執:是誰在表達或接收上的失誤;事情解決完成後,再將全部溝通流程檢視一遍,從這當中你必能找出認知差別之地點,未來在與對方溝通上,就能夠運用他所習慣的語言與其溝通.跨部分合作時越是可以或許切近對方的用語,溝通曲解的機會相對就下降.
自以為以熟習的話語,曲解反而最大
是教員沒表達清晰,用字不明白,不說清晰目的要做什麼?也或是助教太嫩,不懂得做詢問?在職場中産生這樣工作時,仿佛就看誰較資淺,誰在互動上相對較為弱示,就只能默默的給扛下這個責任.
事後檢視了全部流程:自己對於當週的任什麽時候間約定,老是習習用週幾來做答複與確認,在訂餐廳時更是如斯,當服務人員聽到週幾總會多問一句,所所以某月某號嗎?而我就習慣又立刻反問所以某月某號是周幾對吧!就是懶得去翻閱日期來與他人做確認.
每個人在溝通上都有習慣的用詞,但是
當天一早過了時間遲遲未見來車,打德律風詢問,德律風那頭聽的出來柯年老也嚇到的說:「不是12/4 星期五嗎?.....」;聽到這回應後,立刻展轉三段交通,最後在課前25分鐘抵達教室,化解了這場危機.
當下發覺有異,於是換了一個問法:「考試卷有在妳的行李箱裡嗎?」
關於跨部門溝通中「共同說話」,和大家分享幾個概念:
回收不就是資本回收嗎?
最近一次到竹科上課,天成翻譯公司習慣包車請司機往返接送,
總之共同說話創設在同理心之上
週一電話中和柯年老說:「我週四要到竹科上課,公司、上課時候都和前次一樣」
沒有什麼我以為你知道:沒有誰一定知道你在指的PM是Productive Maintenance(生產維修),因為在行銷範疇中它指的是Product Marketing(產品行銷),而在出書範疇中它會翻譯成PageMaker(排版軟體);遊戲產業乃至可能以為
柯年老立刻回應:「接送時候就和上次一樣6:50」
Amy回應:「小卡老師,您不是交接要回收嗎?我有特地放在收受接管區」
要給顧客的員工性格記載報表,差點就毀在天成翻譯公司的「收受接管」這兩個字,這次的經驗也是跨部分溝通上,說話利用習慣所延生而出,若是這問卷真的進入回收區,最後沒法交出給顧客的資料,究竟誰要出來以示負責呢?
有一回在大陸上課,特殊叮嚀首次合作的值課助教Amy:「這考試卷下課前要記得收受接管」,課程竣事步出教室後,確認測驗卷是不是已收受接管,看著助教說有的同時,手裡卻比著教室.
換句話說做確認:清晰地說出目標為何?要表達的意思主動再以其他體例做描述,正視結果就得在溝通中做精準簡直認,例如:請在單子上面簽名,若能再多說一句我有圈起來的地方,總共有三個處所,要簽上中文全名和日期.在跨部分溝通中別害怕麻煩乃至是囉唆,將完全責任放在本身身上.
引用自: http://careerdreams.pixnet.net/blog/post/206788201-%E3%80%90%E8%B7%A8%E9%83%A8%E9%96%80%E6%BA%9D%E9%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