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德國人也過陰曆春節嗎? 德國東南邊巴伐利亞有個小鎮,每年2月會進行「華人狂歡節」,民眾個個身穿唐裝,舞獅舞龍,進行大遊行,像極了華人歡慶農曆年翻譯有趣的是,民眾都是日耳曼人,卻歡慶華人節有九十年了,相當有趣
明明是老外臉孔,卻像個唐人皇帝宣讀诏書,有模有樣.再細心一看,街頭上舞龍舞獅,還有人敲鑼打鼓,處處可見漢字春聯,家家戶戶張燈結綵,這兒彷彿也在歡渡舊積年.這裡是德國巴伐利亞小鎮「迪特福特」,每一年2月都會舉辦5天的「華人狂歡節」,這時候全鎮禁止通車,男女老小紛紛換穿唐裝,上街列入遊行。最有趣的是,民眾清一色都是不會說中文的日耳曼人,但他們卻把中文訂為官方說話,甚至還把家鄉稱為巴伐利亞的中國翻譯 很多大陸民眾前來共襄盛舉,玩得不亦樂乎。「華人狂歡節」1928年入手下手,已有90年的歷史了,是當地人最主要的節日,甚至超出傳統的耶誕節。聽說這個節慶的起源是因為當時主教感覺稅收過少,派人收稅不成有關.本年華人狂歡節恰巧在大年節前一天登場,搭上春節高潮,讓人就算置身國外,也傳染濃濃的年味。
明明是老外臉孔,卻像個唐人皇帝宣讀诏書,有模有樣.再細心一看,街頭上舞龍舞獅,還有人敲鑼打鼓,處處可見漢字春聯,家家戶戶張燈結綵,這兒彷彿也在歡渡舊積年.這裡是德國巴伐利亞小鎮「迪特福特」,每一年2月都會舉辦5天的「華人狂歡節」,這時候全鎮禁止通車,男女老小紛紛換穿唐裝,上街列入遊行。最有趣的是,民眾清一色都是不會說中文的日耳曼人,但他們卻把中文訂為官方說話,甚至還把家鄉稱為巴伐利亞的中國翻譯 很多大陸民眾前來共襄盛舉,玩得不亦樂乎。「華人狂歡節」1928年入手下手,已有90年的歷史了,是當地人最主要的節日,甚至超出傳統的耶誕節。聽說這個節慶的起源是因為當時主教感覺稅收過少,派人收稅不成有關.本年華人狂歡節恰巧在大年節前一天登場,搭上春節高潮,讓人就算置身國外,也傳染濃濃的年味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